封鎖措施是防疫最佳方案? 醫學專家:危害大於利益10倍

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嚴峻,許多國家在防疫政策上選擇「封鎖措施」,以減少人群接觸達到減緩疫情散播。不過,是否「封鎖措施」就是防堵疫情的最佳解決之道?加拿大亞伯達大學醫學專家發布報告指出,封鎖措施對公共衛生的危害遠大於好處,差距有10倍之多。

醫學專家喬夫(Ari Joffe)在其撰寫的報告中指出,他使用健康質量的壽命度量標準(QALY),來衡量封鎖措施的成本與效益。該標準結合了「壽命」和壽命期內的「生活品質」。分析結果顯示,強制性封鎖措施,對全球經濟造成2.5億QALY的損失,實施封鎖措施本身則是減少2,500萬QALY的損失,即封鎖成本遠大於效益10倍。

喬夫以加拿大為例,封鎖措施導致加國205萬QALY的損失,但帶來的效益僅有減少12多萬QALY的損失,兩者整整相差17倍。喬夫認為,政府未來應該重點關注高風險族群人群,如療養院中的老年人,並不是每個人都須限制,特別是學校應保持開放持續提供教育,因為兒童發病率及致死率都偏低。

喬夫提出3個方向作為未來防疫重點,首先是重新評估「被嚴重高估的致死率」,大多數的感染者都是輕症或無症狀,小於70歲的患者存活率高達99.95%。其次,找到高風險人群尤為重要,而非將所有資源平均分給每個人,如被感染兒童的死亡風險比80歲以上的人低100至1,000倍。

喬夫提到,在加拿大低於65歲的人死於感染的風險比65歲或以上的人低100倍。然而,在第一波疫情中,加拿大約80%的相關死亡發生在療養院,因為那裡的老人沒得到充分的防疫保護。

第三,對於擺脫封鎖措施,唯一的方法是獲得「群體免疫」,此目標可以通過自然途徑或人工途徑(疫苗)達到。當足夠多的人通過接觸該病毒而獲得免疫力時,就可自然地實現「群體免疫」效果,而封鎖措施會阻礙自然群體免疫的形成。

變種新冠肺炎病毒肆虐,倫敦及英格蘭東部、東南部等地區新冠肺炎疫情警報等級升至第4級,限制內容幾乎等同封城。   圖 : 翻攝自微信 / 牛彈琴

變種新冠肺炎病毒肆虐,倫敦及英格蘭東部、東南部等地區新冠肺炎疫情警報等級升至第4級,限制內容幾乎等同封城。   圖 : 翻攝自微信 / 牛彈琴